何炅一人带全团新节目无人接梗,硬凑人数,
从年7月11日的第一期。
到年9月25日最后一期。(10月2日那期未播不算)
24年,陪伴一代人的国民节目
《快乐大本营》落下帷幕。
这是一场没有告别的离开。
它似乎并没引起意料中的热烈讨论,但只要有人提起,总会引起一番唏嘘。
那么。
#当我们惋惜《快本》时,我们在惋惜什么?#
年。
20岁的何炅,还只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名“何同学”。
凭借一部自编自演的小品《渗透》,一举获得大学生毕业晚会一等奖和最佳剧本奖。
台风稳,表现又拔尖的他被中央电视台相中。
于是,就有了一档儿童节目《聪明屋》,由他和“金龟子”刘纯燕一起担任主持,再后来,被整合成国人熟知的《大风车》。
两年后,《快乐大本营》开播没多久,原主持人海波离开了。
导演组临时找到在央视崭露头角的何炅,接替海波的位置。
这时的“何同学”早已留校任教,进阶为“何老师”的最初形态。
要知道,《快乐大本营》最早并不是周六开播。
而是周五直播。
这就意味着,何老师周四就得离开学校到湖南录制。
长期如此校方当然有意见,何老师不得不推辞湖南台的邀请。
为了留住何老师,汪炳文主任向他保证解决这个问题。
最后台里决定:
为了何炅,把《快乐大本营》挪到星期六。
台里这份沉甸甸的承诺。
让一个本来普通的星期六,成为日后无数人心中快乐的独特印记。
年,何老师正式加入《快本》。
自此开始书写互相成就的辉煌历史。
何老师在自己的本命年,得到了这份礼物,一个让他终生发光的舞台。
同时,他也是《快本》送给观众最好的一份礼物。
为什么这么说?
无论是《快本》,还是现在被认为是接档《快本》的《你好星期六》。
在观众看来,串联起节目前世今生的,都是何老师。
随着最初的两名主持人海波和李湘的相继退出,《快本》以何炅为主,陆续招揽主持人。
开始的固定“铁三角”:何炅、李湘和李维嘉
之后离离合合,最终形成固定阵容,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快乐家族”。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
何老师,毋庸置疑是《快本》的灵魂人物。
既然如此
依旧有何老师坐镇的《你好星期六》,为什么还骂声连连?
这档新节目,又名“何老师受难记”。
其实看阵容也不算差:
“娘娘”蔡少芬,在哥哥里圈了一波粉的布瑞吉,“德云社”新晋顶流秦霄贤,还有王鹤棣。
如果他们是来当某一期的嘉宾,各自整活观众都会买账。
但作为常驻嘉宾……
能迅速接梗的人一个都没有,就更不用说连普通话都讲不利索的“娘娘”了。
还有怎么看都像强行塞进来的新人,青涩得连镜头都不知道在哪。
三个人对镜头都有自己的想法……
何老师一人奶全团,肉眼可见的疲态。
即便是带妆,都遮不住快掉到下巴的黑眼圈。
最令人费解的是,一台8个人已经够满了,还为了跟风而硬凑一个虚拟角色“小漾”。
一段没什么营养的客套互动,加上不得不配合目送小漾离开的夸张表演。
屏幕外的观众都替他们脚趾抠地。
退一步说。
一个全新的节目需要时间来磨合,这没问题。
但问题在于
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