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嫁得好的姑娘,都有这些共性
文
姚小美
若要问:当下什么是最让人烦恼的?
想必很多姑娘会答:工作和婚姻。然而,工作和婚姻相比,工作显得更好将就。
放低工作要求,顶多内心满是脏话,但表面谁又会跟钱过不去;可婚姻属实难办,有没有要求都是进退两难。民政部曾公布过一组数据:年上半年,全国婚姻登记同比降低3.4%,离婚登记同比增长4.0%。在离婚率反超结婚率的背后,是满腔热血被现实生活完虐,是耐性被一个个琐碎争执消磨殆尽。可正所谓“有黑即有白”,既然有失败的案例让人对婚姻失望,同样也有着幸福美满的婚姻,让人重燃未来之火。同时,研究这些幸福婚姻的案例,不难发现,这些“顺风顺水”婚姻里的姑娘,都有一些“共性”的。
会用理性思维看待感情容易失败的婚姻,往往开始于一个太想当然的决定,或是在听到“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后一时头脑发热做出的,或是基于所谓的“合理分工”做出的。因为相信对方和自己的感情,以所谓“家庭为重”的理由断然地放弃自我,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同时也是对感情的迷之自信。现实中,多少因为家庭而退出自我舞台的姑娘,到最后收到的是对方的背叛,当我们心怀着愤恨,想着对方一定会在道德的谴责下悔恨终生,可对方依旧过得风生水起,怀里的新爱人属实年轻。婚姻既然是生命中的阶段,就意味着它绝对不能被辜负,因为辜负它,其实质是对自己时间与精力的浪费。心理学家潘菽说:“人生活在世界上好比一只船在大海中航行,最重要的是要辨清前进的方向。”
所谓婚姻的方向,即为“感情可持续”。
那些嫁得好的姑娘,懂得在婚姻的方向中保持自己的理性态度,少一些过去与幻想,多一些当下与未来,维持夫妻感情的可持续发展。正如作家李碧华所说:“大概一千万人之中才有一对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为蛾、蟑螂、蚊蚋、苍蝇、金龟子。”在处理夫妻间的感情时,这些姑娘会减少一些少女情怀的融入,相比起恋爱,婚姻更多了一份责任,责任在肩,脚在实地,此时讨论诗与远方便显得尤为的空洞。感情固然重要,但是别把感情当作生命的全部,并因此去试探对方的底线;很多时候,感情的存在更像是下饭菜,有了固然是好事,但没有顶多稍显乏味,却不至于饿死人。婚姻既然是讲求双方扶持,那么首先得强调双方的参与性,从来没有什么规则写着“男主外,女主内”,更没有规定孩子教育只能全靠母亲,如果有,那不过是披着感情外衣的人身绑架罢了。因此,与其在婚姻中将未来当赌注压在感情上,不如干干脆脆地挑明了,讲道理摆明了谈,谈得拢便是幸,谈不拢散伙,就更是万幸了。
总以感性态度对待爱人心理学家威拉德·哈雷曾提出过一个比喻,人与人之间相处就像是设有一个情感账户,其中的交往就像存款与取款。每次你让对方开心,存款就多一点;每次你让对方难过,存款就少一点。因此,千万不要任性地以为钱永远挥霍不完,因为人心总有疲惫的时候,当存款为负时,再多的弥补也挽回不了伤痛。好的婚姻里讲究一个词——真诚,所谓真诚便是待人之道,人最可贵也是最特别的地方,便是对于情绪的捕捉与反馈。然而许多婚姻中,担任妻子角色的女性很容易将对方人的属性弱化,颇有一种“既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强势感。
案例分享:林姐是隔壁家的嫂子,三十出头的年纪,没有工作也没有爱好,整日就是两件事,刷视频和吵架。只要丈夫回家了,就能听见她的抱怨的声音,每次内容没有多大的变化,要么是说丈夫挣钱少,要么是后悔和丈夫生了两个不聪明的孩子,偶尔还会问候一下丈夫的爸妈。平时在小区看见她,也是和一群大妈们坐在一起,不是羡慕有养老金的大妈,就是羡慕丈夫早亡的大妈。
说到自己便喋喋不休地抱怨自己丈夫窝囊和孩子不争气,她自以为的坦然,实则在大妈们的宣扬下,已经成为新一届的不上进代表。
案例分析:其实夫妻之间吵闹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谷,都有看谁都不爽的时候,但是这仅仅是一种短时间的情绪宣泄,况且这种宣泄也应当有限度。曾遇到过一些女性朋友,满脸鄙夷地表示男人因为被骂而不满就是小气,就不值得嫁,但是她们却不曾想,如果自己被对方骂,指不定已经开始了“一哭二闹三上吊”的戏码。就这一点上,那些嫁得好的姑娘的表现立马拉开了与前者的差距,她们在婚姻中懂得分寸,矛盾可以指出,但不一定非得是辱骂。
一旦将婚姻中的小事上升到人格侮辱上时,情感账户不仅是负数,而且还会出现对方销户的情况。
很喜欢一句话:“世界上没有绝对圆满的婚姻,通常情况下,幸福是来自无限的包容和尊重。”
在自由选择婚姻的时代下,你对结婚对象的态度,一定程度上是你对自我决定正确与否的认定。
换言之,当你在指责对象时,也在大声地否定自己的决定,你以为在将一切的不如意推至对方,自己便会轻松。
错了,这只会让你更加的茫然,随后迎接你的是无尽的自我怀疑与消极。
很多时候,女性在降低婚姻的重要性与放大婚姻的必要性中徘徊。
一方面害怕自己选择与放弃婚姻会受到不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