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病虫害及综合防治策略,绝对真技术

我国引进玉米栽培的历史已超过a,目前,玉米与稻、麦一起成为我国最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玉米已经不再是供人们直接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但作为“饲料之王”和工业加工的原材料,其基础农作物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然而,病虫害一直是影响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据统计,每年玉米因病虫害的损失约占玉米总产量的30%。因此,提高玉米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水平和技能,是提高我国粮食质量和产量的关键因素。

1广西的玉米种植情况

广西并不是我国传统的玉米主产区。年,我国玉米总产量为.0万t,广西玉米产量为.7万t,约占全国总数的1.25%。然而,随着农业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广西也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玉米品种,以“桂单”“桂单”“亚航”等为代表的玉米新品种逐渐在全国市场上崭露头角。

现阶段,广西玉米的种植面积稳定在53.33万hm左右,以普通玉米和鲜食玉米为主。普通玉米主要用作饲料和工业加工的原材料,少部分作为群众的口粮。鲜食玉米则以甜玉米和糯玉米为主,其中:甜玉米以台湾引进的“台湾华珍”和本地的横县甜玉米为市场主体,广受消费者青睐;糯玉米以本地育成的品种为主,如“桂糯”。从供需上来看,广西的玉米产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的实际需求,大量的饲料和工业用玉米还需要从区外调入。

2广西玉米病虫害的现状

广西种植的玉米包括普通玉米和鲜食玉米,鲜食玉米又包括甜玉米和糯玉米。因此,广西玉米的病虫害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2.1病害

青枯病:该病近年来常有严重发生,较易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其一般发生在玉米乳熟期前后,尤其在种植密度大、天气闷热多雨且田间积水严重时较易发病。

大斑病和小斑病:这2种病是甜玉米普遍发生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苞叶。严重时,可致叶片枯死,造成减产。

纹枯病:该病在种植密度过大、施氮过多、湿度较大时较易发病,主要危害近地面的几节叶鞘和茎秆,引起茎基腐败,破坏输导组织,影响水分和营养的输送,容易造成较大的损失。

锈病:该病是广西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一旦发生,将使玉米植株加速干枯,致使籽粒不饱满,甚至减产。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

病毒病:病毒病主要有粗缩病和矮花叶病两种,是玉米常见病害,整个生长期都可感此病。该病发病率较高,一般都是混合发病。发病后,病株矮化明显,多数不能抽穗结实。即使抽出,也多不结实。

褐斑病:该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一般对产量影响并不明显。但病害一旦加重,将导致大量叶片干枯,造成玉米产量的降低。

2.2虫害

螟虫:又叫钻心虫,是广西甜玉米的主要害虫。其可蛀食玉米的叶、茎、雌、雄穗,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青枯早衰,有些穗甚至无籽粒,减产严重。

蜗虫:蜗虫危害玉米的方式苗期是以成蜗、若蜗群集在心叶中危害,抽穗后危害穗部,吸收汁液,致使提早枯落,缩短结果期,造成减产切。

红蜘蛛:红蜘蛛是另一种主要的玉米害虫。一般在抽穗之后开始危害甜玉米,刺吸作物叶片组织养分,使其呈现密集细小的黄白色斑点,后逐渐褪绿变黄,最终干枯死亡,造成减产。

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和地老虎等。蛴螬:蛴螬是金龟甲的幼虫,成虫则称为金龟甲或金龟子,它咬食玉米种子、根茎及幼苗,是危害很大的地下害虫;蝼蛄是咬食根茎的多食性地下害虫,危害刚种植或刚发芽的种子,咬食出土后幼苗根茎,造成缺苗断垄,或根茎乱麻,造成植株发育不良乃至死亡;地老虎则主要危害玉米的叶片,还可能咬断幼苗的幼茎,造成缺苗断垄。

3病虫害防治的意见和建议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要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发生的发生和蔓延。

3.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种植手段和方法,如清理土地、合理密植、精耕细作和科学施肥等,有目的地改变环境因素,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最终杜绝或阻碍病虫害的蔓延冈。农业防治的方式,方法是科学合理种植的必然要求,是病虫害防治的前提性手段。例如,合理轮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植株根系的生长发育,最终提高抵抗病虫害的风险和能力;精耕细作可以增加植株根系的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系发育,减少感染病菌侵害的机会;合理密植有利于增加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加植物自身的抵抗力,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3.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采用物理的方法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其主要在虫害发生阶段实施。如在田间地头发现蟆和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可以使用人工捕捉的方式将其除之。又如包括螟虫在内的很多玉米害虫都有一定的趋光性,可以采取利用包括黑光灯在内的各种灭虫灯诱杀该虫。而蜗虫则具有趋黄性,可以利用黄色粘板物理除之。对于其他害虫,也可以利用性诱惑及糖醋酒液的方法将其灭杀铁另外,还可以保护利用害虫的天敌,如鸟类和天敌昆虫等,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3.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通过使用喷洒化学药剂的方法达到控制并杀死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在以前的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方法使用频次较高。在倡导科学发展观和绿色环保理念的今天,化学防治应该并且逐渐成为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辅助手段。化学防治首先要禁止使用违禁化学农药,对于剧毒高毒农药要禁止使用。其次要选择适度适格的农药,禁止乱用滥用超用农药。为了将农药危害和农药残留降到最低,农药的选择一定要结合实际,如防治纹枯病可用5%井冈霉素倍液喷雾或灌根,防治蜗虫可选用具内吸性的如10%毗虫咻倍液喷雾,防治地下虫害可选用抑太保、高效氯氤菊酯等倍液于晚间喷雾、灌根,交替使用。

4结语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在全年普遍高温多雨的广西,其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此,要采取综合性的防治策略,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互结合的方法,遏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15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