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布冬春季桃园绿色生产注意的问题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萌芽前管理
1、整形修剪,调整树形
桃落叶后约一个月至萌芽前要冬季修剪。有研究提出冬春之交的时候是最理想的修剪时间段。因果树正从休眠期即将复苏,体内各类生长激素即将产生,叶芽花芽基本形成,果树生物活性最强,修剪时留下的伤口,愈合速度是最快的,能减少果树的染病机会。
修剪结束后,注意对生长较旺,较直立,或所处位置、方向不当的枝条,按培养理想树形要求的位置、方向,用木桩和绳子将其拉开。切忌将枝拉成水平或下弓形,导致枝条背上或弯曲处抽生徒长枝,维持主枝斜向上生长并具有顶端优势,以使整个树体在生长季节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2、清园管理
2.1清理果园内枯枝、落叶、僵果、落果、杂草等,并集中处理,降低病虫草基数。
2.2刮除果树老皮、粗皮、翘皮、病斑,.剪除病枝、虫枝、虫果,大范围连续进行2-3年。
2.3深翻冬闲期有条件可通过深翻,可有效杀灭越冬。
2.4涂药对发现的桃树干枯病、腐烂病、流胶病等枝干病害的病斑及时刮除后,选用四霉素、辛菌胺醋酸盐、乙蒜素、丙环唑、多菌灵、石硫合剂等药剂按推荐浓度进行局部涂抹。树干1m以下用“白大夫”、国光涂白剂等进行树干涂白。
2.5喷药全园喷药在桃树落叶后至桃芽萌动时均可进行。早春桃芽萌动时至开花前喷药,因蚧壳虫、蚜虫、流胶病、害螨等一些病虫开始活动,防治效果相对更好。注意选择晴好天气,选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商品石硫合剂等均匀喷雾。
3、深沟高畦
桃树根系呼吸旺盛,极不耐涝,地下水位高,排水不畅的桃园,根系生长发育受阻,从而影响桃树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要加强桃园排灌系统的清理、整修,做到旱能灌、涝能排。
建议采用起垄栽植,2行树开一条深度在80cm左右的排水沟,同时桃园四周沟系要配套,注意冬季早春时清理好沟系,保证雨季到来能够及时排水,防止桃园内涝和湿害发生。
4、设施栽培
有条件采取早熟覆盖或避雨设施栽培,防止桃在成熟期过分吸收水分裂果(大棚避雨栽培裂果率5%以下),在减少病害、提高品质上均有显著的效果。
设施覆盖或避雨栽培可与地面覆盖、套袋栽培等技术措施,构成桃早熟增效或多雨地区优质桃栽培的新技术体系。
发芽后—开花结果期管理
1、适当疏蕾疏花
在开花前4~7天,花蕾顶端己稍带红色时进行。
长、中果枝疏蕾留下横向或朝向斜下方的花蕾,长果枝留8~12朵,中果枝留6~8朵,短果枝留2~4朵即可。
长度超过70cm的长果枝,一般有徒长倾向,可以多留些花蕾。
对疏蕾没到位留花过多的地方专门进行疏花,作为疏蕾的补充作业。
2、设施水肥一体化管理
优质桃园要求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70%左右,并且变化比较稳定。采用小管促流、滴灌等水肥一体化设施,增加桃园节水灌溉设施建设,避免干旱对桃果发育的胁迫。
追肥要根据树龄、树势及目标产量等决定。
萌芽至开花前,以高氮高磷肥料为主,促进根系生长,保证开花受精,水肥一体化滴灌或根周穴施。如基肥不足或地力较差,可适当增施生物有机肥、腐殖酸肥、海藻肥,结合适量高氮高磷型三元复合肥等。追肥后可适当补水。
果硬核前,新梢旺盛生长,如果养分不足,幼果很难得到所需的养分,产生落果。适当施用氮磷肥等,能促进胚、核的发育。如果基肥施用量较大,此次可以不施。
3、生草与覆盖栽培
在较宽阔的行内套种苜蓿、毛苕子、二月兰、鼠茅草、黑麦草等,或豆科绿色与禾本科牧草等混播,或自然生草,增加果园的生物多样性,同时果园间种植绿肥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
采用园艺地布、醋糟等树盘cm范围内整行地面覆盖,控草保湿,稳定水肥供给,也便于观光采摘。
4、病虫害防治
开花萌芽是桃树一年生长的开始,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穿孔病、缩叶病、疮痂病、褐腐病等;虫害有蚧壳虫、蚜虫、食心虫类等。
4.1黄板诱杀
发芽后新叶生长期,有翅蚜虫开始发生,利用趋黄性,悬挂黄色双面粘虫板(规格20cm×30cm),高度为树体离地2/3处,间隔5~6m,诱捕有翅蚜。
4.2灯光诱杀
利用金龟子、夜蛾类等害虫对光的趋性,于成虫发生期(于4中下旬开始),用扇吸式或频振式杀虫灯等进行诱杀,等能起到良好的诱杀作用。
4.3性引诱剂或迷向剂
在桃园内树冠外围挂性信息素诱芯,诱杀桃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等成虫,减少落卵量,压低害虫数量。可采用船型诱捕器,悬挂时间为5月中旬开始,悬挂于阴面开阔处,高度1.6m左右,直线排列,一般按每m2挂诱捕器2~3个,诱芯25d~30d更换1次。另可用毫克/条梨小性迷向素缓释管,40~50条/m2,悬挂于树高2/3处,要注意及时更换和处理。
4.4药剂防治
病害要预防为主,在病害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进行防治;注意监测害虫,应在害虫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在低龄幼(若)虫期防治,避免天敌发生期用药。
一般于花前与落花后新叶长出后,防治2-3次。
药剂选择,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倍、30%苯甲·嘧菌酯悬浮剂0~倍、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0倍、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0~倍等1种;另选用1.8%辛菌胺醋酸盐水剂~0倍、27%春雷·溴菌腈可湿性粉剂~倍、20%噻菌铜悬浮剂~倍等1种。
低龄虫期选用杀虫剂,如0.3%的苦参碱倍、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0~0倍,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0倍、克/升螺虫乙酯悬浮剂0~倍等1种防治。
合理混用,均匀喷雾防治。
重视生物产品选用
生物腐熟菌剂或EM菌——用于腐熟秸杆加粪肥(不腐熟有机肥不得下田)。
增施生物有机肥、生物菌肥、腐殖酸、海藻肥和土壤调理剂等——改土、增肥、控病,提高桃果品质。
性引诱剂或迷向剂——减少与代替化学药剂,诱杀害虫成虫;
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代替硫酸链霉素、叶枯唑等;
四霉素、氨基寡糖素、多抗霉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枯草芽孢杆菌、坚强芽孢杆菌等——代替多菌灵、甲托等;
苏云金杆菌、苦参碱、印楝素、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等——代替有机磷类(毒死蜱、丙溴磷等)、菊酯类(高效氯氰菊酯、联苯菊酯等)等广谱性杀虫剂,减少对天敌的杀伤。
药剂防治原则
1、熟悉病虫害种类,农药特性,对症下药;
2、严格执行国家禁止使用和限用的农药,不得使用高毒和高残留农药;
3、选用高效低毒、无(低)残留农药;
4、科学用药,适期用药,讲究施药方法;
5、减少化学农药用量,维护生态环境;
6、把化学防治的缺点降到最低限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