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槿虽然花朵较大色彩明媚,但作为盆景是以
黄槿虽然花朵较大,色彩明媚,但作为盆景是以雄浑苍健姿态取胜。黄槿别名桐花、糕仔树、弓背树,为锦葵科木槿属常绿灌木或乔木,小枝无毛或近似无毛,叶革质,近圆形或广卵形,先端突尖或渐尖,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细圆齿。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数朵排列成聚散花序,花冠钟状,直径6-7厘来,花瓣黄色,中心有紫色斑纹。
黄槿常绿灌木或乔木,高3-10米,胸径粗达50多厘米;树皮灰白色;小枝无毛或近于无毛,很少被星状绒毛或星状柔毛。叶革质,近圆形或广卵形,直径7-16厘米,先端突尖,有时短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具不明显细圆齿,上面绿色,嫩时被极细星状毛,逐渐变平滑无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脉7或9条;叶柄长2-8厘米;托叶叶状,长圆形,长约3厘米,宽约13毫米,先端圆,早落,被星状疏柔毛。
花序顶生或腋生,常数花排列成聚散花序,总花梗长4-5厘米,花梗长1-4厘米,基部有一对托叶状苞片;小苞片8-11,线状披针形,被绒毛,中部以下连合成杯状;萼长1.8-2.8厘米,基部1/3-1/4处合生,萼裂5,披针形,被绒毛;花冠钟形,直径6-7厘米,花瓣黄色,内面基部暗紫色,倒卵形,长约4.5厘米,外面密被黄色星状柔毛;雄蕊柱长约4厘米,平滑无毛;花柱枝5,被细腺毛。蒴果卵圆形,长约3厘米,被绒毛,木质;种子光滑,肾形。花期6-8月。
黄槿的繁殖以扦插或压条为主,也可播种但因其种皮较厚,需要用浓硫酸将种子拌湿,15分钟后用清水洗干净,然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后播种。
黄槿虽然花朵较大,色彩明媚,但作为盆景是以雄浑苍健姿态取胜。因此,造型时可按杂木类型进行,可根据树桩的形态制作直干式、斜式、大树型等多种造型的盆景,可采用剪与蟠扎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造型。
黄槿盆景的修剪,新移栽的黄槿植株较小,在前1~3年可放任其生长或进行轻修剪,即在秋冬季将枯枝、病虫弱枝、衰退枝剪去。桩材长大后,应对黄槿植株进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宜在秋季落叶后进行。直立型黄槿枝条着生角度小,近直立,萌芽力强,成枝力相对较差,不耐长放,可将其培养改造成有主干不分层树形,主干上选留2~4个主枝,其余修剪,在每个主枝上可选留1~2个侧枝,称为有主干开心形。
黄槿是热带植物,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可放在空外光照充是空气流通处养护平时注意浇水,勿便干早随时剪大影响造型的枝条,并在参展或观赏前15-20天进行摘叶,萌发的新叫小面手头,与苍劲校王形成强烈的对比,极富阳刚之美。黄槿阳性植物,喜阳光。生性强健,耐旱、耐贫瘠,土壤以砂质壤土为佳。
黄槿枝条开始萌动时,应及时追肥,以速效肥为主,促进营养生长;花蕾前追施1~2次磷、钾肥,促进植株孕蕾;5~10月盛花期间结合除草、培土进行追肥两次,以磷钾肥为主,辅以氮肥,以保持花量及树势;冬季休眠期间进行除草,在植株周围开沟或挖穴施肥,以农家肥为主,辅以适量无机复合肥,以供应来年生长及开花所需养分。长期干旱无雨天气,应注意灌溉,而雨水过多时要排水防涝。
黄槿病虫防护常见叶斑病和锈病危害,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倍液喷洒。虫害还有粉虱和金龟子,以蚜虫为主,也有尺蠖和卷叶蛾,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倍液喷杀。对环境安全的除虫法是用稀释后的洗涤剂。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不经允许不得转载,请您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