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了,终于搞明白当年我救的那只鸟是
那是大约二十年前的深秋时节,一天早上我因为有点事情要处理,上班迟到了,为了赶时间,我从一大片农田中间穿过,骑行在田间小路上。正是秋收秋种的时节,苞米都收完了,好几台拖拉机在苞米地里翻耕土地,空气中充满着新鲜泥土的气息。我抬头看到一幅很怪异的图景:空中盘旋着上百只鸟,像春天河滩上放风筝一样,高低错落。这些鸟个头和鸦鹊差不多,但飞行姿态却绝不相同,鸦鹊是扑腾几下张开翅膀滑一段,这些鸟却是张开双翼利用上升气流在空中滑翔,一如鹰的翱翔。不过这些鸟也不是鹰,因为它们的翅膀狭长而尖,鹰的翅膀要宽一些,张开时翅尖是平的,且有五六个翼指。再说鹰喜欢独居,从不集群行动。鹰的数量也很少,我的老家那么一片大山,只有一对鹰定居。我不知道这是什么鸟,但它们聚集在这里,目标只有一个:拖拉机翻起的虫子和惊起的蚂蚱、田鼠。
红脚隼
这时候,我听到路边草丛里有窸窸窣窣的声响,停车一看,只见有一只鸟萎靡不振地缩在那里,看起来它和天上飞的那些鸟是一类,只是它运气有点不好,可能吃了被农药毒死的虫子或是田鼠,嘴角冒着白沫,一副奄奄待毙的样子。伸手捉它时,它踉跄了两下,并没做什么反抗。我决定为它做点什么,死鸟当作活鸟医吧。正好车上有个纸盒,我把它装在盒子里带到单位。
我此前并无救治鸟类的经验,考虑到它的中毒症状相当明显,当务之急是为它解毒并多饮水,起到洗胃的作用。正好我的抽屉里有一包牛黄解毒片,是我嗓子肿痛时吃的。我拿了三片研成细面(多了怕药死它),化成水用勺子撬开它的嘴灌下去,并灌了半碗水下去。它缩在墙边,仍然是一副昏昏欲睡的样子。
找虫吃
我这才有工夫仔细观察它,打眼一看,你会以为这是一只灰鹁鸽,浑身是石板灰的颜色,腹部颜色稍浅,带点淡淡的褐色斑纹,脚爪是橙红色的,细弱无力,只有弯曲的上喙提醒你,这是一只猛禽。不知是药对症了还是它的生命力太过顽强,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我听它有了动静,闭着的眼睛睁开了,有了几分神采,翅膀也抬起半截。我把它拿到屋外,看它是不是还能飞起,结果它“扑棱”一声从我手上蹿起,拍打着翅膀低低掠过前面的屋顶。或许是要确定一下自己的方位,又或者是要感谢一下它的救命恩人?它在空中兜了三个圈子,然后就头也不回地飞走了。
我问过我的同事,大家也都不认识这只鸟。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光凭一点外观上的感性认知想要搞明白一只鸟的科属,无异于大海捞针。这事一直存在我心里,直到前段时间,因为要写几篇关于鸟类的文章,注册了百度贴吧,向里面的大神请教一些鸟类知识,顺便把我救的这只鸟的特征描述了一番贴出去,数日之后才收到一条回复:“可能是红脚隼。”
红脚隼
我找来红脚隼的照片,果然是它!隼形目隼科鸟类,又称为青燕子、青鹰、红腿鹞子,这都是根据它的羽色和腿色而起的名字。它主要以蝗虫、蚱蜢、蝼蛄、金龟子、蟋蟀、磕头虫等昆虫为食,有时也捕食小型鸟类、蜥蜴、蛙、鼠类等,其中害虫占其食物的90%以上,所以人们又称其为“蚂蚱鹰”。怪不得它的脚爪一点不像强悍的鹰爪,这是由它的捕食对象决定的,杀鸡自不必用牛刀,细弱的脚爪抓昆虫足够用了。
红脚隼个头没有鸦鹊大
红脚隼体重不到克,在隼类中也算是轻量级的了,但小身材蕴含大能量:它的繁殖地在亚洲东北部(对当地来说,这属于夏候鸟),冬天要飞到非洲大草原过冬(对当地来说,这属于冬候鸟),往返行程将近三万公里,绝对是猛禽中的迁徙冠军!我那天见到的那一大群红脚隼,正是在往南迁徙的路上,遇到下面在翻耕土地,顺便补充些食物,所以数量才会那么多。除了红脚隼,没有任何一种猛禽会集成这样的大群。
我终于可以骄傲地对人说:“我救过一只红脚隼!”而不是:“我救过一只雀儿!”
部分图片引自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