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监测分中心田间监
一、项目背景
为加快推进我省农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灾害预警预报方面的应用,整体提升植物保护工作能力和水平,实现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发生动态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监测,实现远程诊断、快速调度指挥和评估,实施本项目。
二、建设内容
建设规模及内容:在沈阳市建设省级监测分中心1个,在全省5个县(市、区)建设25个田间监测点及县重大病虫害监控平台。
主要建设省级监测分中心,购置省重大病虫害监控平台系统1套、平台展示系统1套、中控系统1套、扩声系统1套、视频会议系统1套;兴城市建设重大病虫害监控平台1个、大石桥市建设重大病虫害监控平台1个、灯塔市建设重大病虫害监控平台1个、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建设重大病虫害监控平台1个、北票市建设重大病虫害监控平台1个。2.1监测点
(1)重点监测点
重点监测点设备:农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控物联网设备及软件系统;害虫自动智能性诱监测系统;田间病虫害发生信息移动采集设备;病虫害调查工具箱;生物显微镜;孢子捕捉仪。
(2)一般监测点
自动拍照虫情监测识别系统;害虫自动智能性诱监测系统;太阳能自动虫情测报灯。
2.2技术要求
(1)省重大病虫害监控平台系统
1.支持辽宁省内已建成部署的和未来将要建设的所有病虫测报物联网设备及实现本次项目所建田间监测点及后续项目中建设的各种监测设备集成及统一管理,形成完备的全省的病虫害智能化可视化监测网络;
2.支持所有县级重点监测点和县级一般监测点所有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通过对采集数据加工及分析,实现对农业生产相关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的全程数字化管理;
3.支持所有监测站点自动识别及人工数据录入及历史数据采集、汇总和分析;
4.支持所有已建和未来将要建设的田间监测点数据自动同步、互联互通的数据管理,满足辽宁省全省主要农作物病虫监测要求和跨区域应急防治所有数据需求;
5.可展示省、市、县植保体系队伍宏观数据,如所在区县,所属部门,姓名职务,电话,手机等信息,可进行导出、导入、编辑、删除等操作。
★6.支持省、市、县各个农药生产企业、农资经销店、植保工程监测点图像及数据、植保体系队伍宏观数据等分析与展示,并能够在GIS地图上展示农业生产主体地理位置分布、农资生产经营主体地理位置分布、植保工程监测点地理位置分布情况及各经营信息情况(公司名称、电话、联系人)。实现对农药生产企业、农资经营店、植保工程监测点图像等数据的导出、导入、编辑、删除等操作。并能够人工录入疫情数据,形成图表,或下载数据表格进行编辑。
7.支持以用不同颜色反应省、市、县的病虫害发生程度,自动生成热力图,并显示病虫害在全省的发生面积,以及发生面积的历年同比变化。
★8.支持通过GIS地图方式展示病虫害监测设备的地理分布情况,数量和类型,点击设备图标,可查看该监测点的病虫害发生统计数据以及图片信息;可依据不同数据来源,分析各个地区病虫害历年发生发展变化情况;
★9.支持省、市、县绿色防控示范区位置(地图颜色标记和数据指标)、绿色防控推广面积(地图标记和数据指标)、绿色防控示范点数量(地图标记和数据指标)、统防统治面积(地图标记和数据指标),并能够对这些数据源进行导出、导入、编辑、删除等操作;
10.可展示省、市、县病虫害情报信息的数量,并可查看各地区官方发布的病虫简报内容。也可手动录入、编辑情报信息,上传至平台;
11.支持在地图上展示各地区农药使用量、农药废弃包装回收量、农药废弃包装回收点、农药定额标准、农药施用强度、农药利用率数据情况。并对比历年农药使用量变化情况,支持对这些数据源进行导出、导入、编辑及删除操作;
12.系统支持链接其他智慧监测系统、省级植保监测系统以及全国植检系统;
★13.平台支持虫情测报系统自动调节拍照频率,并对虫情测报系统在线拍照的图片实时自动识别不同害虫种类及数量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大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褐飞虱属、白背飞虱、稻螟蛉、玉米螟等害虫),并按照虫体大小,以相应大小的虚框或实框标记目标虫体,框大小可随目标体大小自动改变;平台支持自动设置标记虫体大小的网格;平台支持手动标记未识别或者识别有误的虫害种类的并可有针对性的提出针对识别害虫的防治意见;平台支持点击识别的虫害曲线直接跳转到所对应的虫害照片的并可对全省范围内已安装的所有测报灯进行单灯测报数据进行分析与控制;
14.通过GIS地图方式展示监测设备的基本信息、分布情况和运行状态,并可点击设备图标,直接进入该设备信息采集和设备管理页面;可通过筛选检索地区,查看目标区域的设备基础信息,以及该地区最近一周内各类病虫害的发生总数量;可通过筛选病虫害种类,查看各个监测点最新一周内,病虫害每天的发生数量,并按照发生量从多到少排序,点击发生数值,可直接查看该监测点当前的采集信息;
15.支持通过时间选择、病虫害种类选择查看监测设备(智能虫情测报灯、智能孢子捕捉系统、综合气象监测站、智慧性诱监测系统、监控系统等)采集的信息。并以列表的图像列表的形式展示采集信息,可直观清晰的查看采集信息的变化过程。
16.可展示设备采集信息的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自动算法识别的病虫害种类、数量、以及病虫害的基本信息。采集图片满足人工识别及人工矫正,且自动算法数据与人工矫正数据可以明显被区分。可自定义增加或删除图片内识别的病虫类;
17.可根据自动算法识别数据,自动生成监测点的病虫害发生数据,支持按天、周、月、季以及自选时间查看数据曲线,也可选择以天或小时为时间单位查看数据曲线。支持从曲线图上查看该位点的自动算法识别图像数据,并支持从曲线直接进入图片详情页面查看验证。能够筛选病虫种类,对比该监测点历年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并以表格形式或图片形式导出统计曲线;
18.支持查看省、市、县各行政区域内,虫类总体发生发展趋势,并支持在曲线峰值处查看发生数量最多的监测点及对应的数量;可以柱状图形式查看省、市、县各行政区域内,各虫类的发生数量,并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能够在同一个曲线图内,查看同一种病虫害在不同区域内的发生发展曲线图;支持展示同一种病虫害在不同地区发生总数,并按照从多到少的顺序排列;可以比较同一个病虫类在不同地区,平均单台设备病虫害的发生数量;实现比较历年来同一害虫类在全省、全市、全县范围内,发生发展趋势信息;以及比较历年来同一病虫类在某地区,平均单台设备监测的发生数量信息;
19.支持以不同颜色来表示某段时间内病虫害发生程度,并能够手动修改病虫害不同发生程度的上下阈值;
20.支持一键下发预警信息给相应对象,并具有管理对象,管理历史预警信息的功能;
21.可在手机APP监控平台实时视频査看仪器周边情况;能够实现多通道同屏展示,同时展示相应区域的气象数据及土壤数据;
22.农田生境远程实时监测设备:可远程操作摄像头角度、变焦、变倍、光圈等参数,对突发性异常事件的过程进行及时监视和记录;可对采集的视频帧速、图像大小进行调节设置;
23.可对测报设备进行web和APP端远程在线实时设置工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时控模式和光控模式;能够对设备进行远程在线实时设置拍照时间间隔、拍照张数,以及图片水印等信息;能够对测报设备进行远程在线实时重启设备与恢复设备工作,对测报设备进行远程在线实时查看定位信息,根据GPS定位信息,了解该位点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并在GIS地图上自动定位展示,以及远程在线实时查看设备联网信息,查看设备故障告警信息的发生时间和处理情况;并对虫情测报设备进行远程在线实时开关诱虫灯,实时清虫工作,控制履带转动,拍照确定履带虫体分布情况;
24.APP识别系统:可对虫体进行拍照,图片上传云服务器后经过图像识别算法及知识库诊断可自动识别出图片内的害虫种类(自动识别二化螟、草地贪夜蛾、草蛉、草螟蛾、玉米螟、褐飞虱、蝼蛄、金龟子、大螟、稻纵卷叶螟、绿刺蛾、黄毒蛾、稻螟蛉、黑条灰灯蛾、草螟蛾、二化螟、白背飞虱等及其它常见害虫余种,识别准确率80%以上),并给出昆虫名称、相似照片、特征描述、分布区域、危害寄主及防治方法;害虫智能识别APP定位使用人拍照地址,结合识虫结果,APP上可为形成区域虫害预警分布图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5.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实时监控预预警系统需提供软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出具的带有CNAS标志的产品检测报告,模块下列参数均应体现在检测报告中:
(1)系统组成和兼容性:农林小气候及墒情信息采集系统、生态远程监控及图像采集系统、虫情信息采集系统、频振诱控及天敌防控系统;
(2)数据可完成县级、市级、省级及国家级的数据共享与对接;
(3)设备控制模块:具备虫情信息采集设备开关控制、病情信息采集设备开关控制、气象与频振诱空设备开关控制、天敌防控设备开关控制及微生物喷雾设备开关控制;
(4)调取信息:可以通过监测预警系统调取生态远程检测系统相关信息;
(5)权限管理:可以实现不同使用人的不同层级管理,通过相应操作权限可以对视频进行相应的缩放、旋转、抓拍和录像功能;
★26.可与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预警信息系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8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