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树的栽植过程,需要知道的两大要点,新
核桃具有强大的根系,在核桃建园栽植前,不论山地、坡地、沙地或盐碱地,为满足核桃生长发育的需要,均需提前将土壤准备好。土壤准备主要包括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及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等,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定点挖坑、深翻熟化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等各项工作。
一、栽植技术
1.栽植时期
核桃树的栽植可分为春栽和秋栽两种。秋栽的好处是,秋季落叶后地温下降不是很多,土壤湿度较大,栽上以后有利于根系伤口当年愈合,通过土中一个冬季的养根,来年春季可及早开始生长,缓苗期短,成活率高,发芽早。
在冬季气温低、风大、冻土层较深的地区,可以进行春栽,应当在土壤解冻后及早进行,要强调栽时灌水保墒,防止苗木失水。春栽能有效防止秋季栽植后所栽苗木的抽条和冻害。
2.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的总目标应使单位面积上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早实品种树冠较小但结果早,产量较高;晚实品种树冠大,但结果较晚,产量相对较低。因此,用早实品种建园时,其栽植密度应大于晚实品种。通常,晚实核桃的株行距,可以采用6~8米×8~9米;早实核桃的株行距,可采用3~4米×4~6米。
3.栽植方法
栽植前,对苗木根系进行修整,剪除死根、伤根,在清水中浸泡1天,栽前根系要蘸泥浆(拉泥条),使根系充分吸水,这样才能保证成活和旺盛生长。科学的栽植方法首先是保证成活率,建园时栽好树不仅提高了成活率,还有利于早期的生长发育。栽植前,先要根据选定的栽植密度,用标杆、测绳、白灰标好定植点,再挖定植穴,穴的大小一般要求长1米、宽1米、深1米,山地核桃园的定植穴为直径0.8~1米的圆穴,穴深1米,挖穴时将表土与底土分开堆放,水利条件较好的地区可提前挖好穴,使下层土壤充分熟化,干旱少雨且无灌溉条件地区在定植时随挖随栽,尽量保摘。挖穴时遇石砾层或黏重土层,应加大开挖量,采取客土入穴的办法,改良土壤,可用炸药放“闷炮”的形式定点或定线爆破,增厚土层后挖穴定植。
定植时,坑中应施农家肥30~50千克,与表土混匀将一多半填回坑底,踩实使中央成突起丘顶状,有条件时还可每坑加0.5~1千克磷肥(过磷酸钙)混匀。栽时将苗放坑中央,根系向四周分布,然后边填土踩实,边轻提苗,使根系与土壤充分密接。填土时要分层踩实,要求在浇水塌实后苗木的栽植深度正好为苗木在苗圃的生长深度或稍高于地面,一般起苗时苗木上的土印可作为栽植深度的标志。栽植过深过浅都不利于核桃的成活和生长。栽后应及时灌水,干旱地区要注意保墒,可采取以苗木为中心树盘周围覆盖1~1.5米2的地膜,地膜周围要用土压实,防止被大风吹起。
二、栽后管理
栽植后必须灌一次透水,两周应再灌一次透水,可提高栽植成活率。此后,如遇高温或干旱还应及时灌溉。水源不足的地区,栽植并灌水后,立即用秸秆或地膜等覆盖树盘,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在春、夏两季,结合灌水,可追施适量化肥,前期以追施氮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也可进行叶面喷肥。
1.检查成活与补栽正常情况下春季栽植后1个月幼树即可萌动,地上开始发芽,地下根系也开始生长。但由于各种原因有少量植株不萌芽,茎干失水严重,最后死亡。秋季栽植的一些树在生长季节来临时,虽暂不萌芽,但干茎仍新鲜有水分,则不能判断为死亡,这些树过一段时间可能还会萌动。对于已经判断为死亡的树要及时补栽。
2.定干已栽植成活的幼树,如果树高长到1米以上,要按整形要求及时进行定干。确定定干高度时,要同时照顾到品种特性、栽培方式及土壤和环境等条件。
北方春季山坡地,在草木萌芽期常有大量黑绒金龟子啃食核桃树嫩芽,影响核桃的生长,可用塑料薄膜自制或购买50~60厘米长、4~5厘米宽的长袋套于苗干上,加以保护。苗木萌发生长之后,要及时在塑袋顶部和底部剪口放风,展叶后取下长袋。
3.加强树体保护
(1)防治病虫为害幼树萌芽展叶后,常易遭受蚜虫、红蜘蛛、金龟子和潜叶蛾等的危害,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
(2)幼树防寒
对于已经成园的核桃幼树防止“抽条”的根本措施:一是提高树体自身的抗冻性和抗“抽条”能力。对于1~2年生的幼树,最安全的方法是在土壤结冻前,将苗木弯倒全部埋入土中,覆土厚30~40厘米,第二年萌芽前再把幼树扒出扶直。也可通过营造防护林、树干涂白以及在树干西北侧50厘米处培高60厘米、长厘米月牙埂或树下盖地膜的方法,改善树体周围和根际小气候,促进根系活动,避免“抽条”发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