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怎样看待教师这个职业

教师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他受社会的委托对受教育者进行专门的教育。

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

怎样认识教师?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惑的。这是古人对教师最基本的认识。养不教,父之过;师不教,师之惰。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要严格要求,不然就是老师的不称职了。

古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对学生有惩戒的权利,有绝对的权威。尊师重教,使教师有着崇高的地位。天地君亲师,从祭祀的牌位可以看出老师在古代的地位。

2、教学相长。

教师每次都可能面对着不同的学生。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著名的教育家于漪说:“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老师要管灌输给学生一滴水,必须自己要拥有一片海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地解决课堂上生成的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教师是人类心灵的工程师。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颗灵魂唤醒另一颗灵魂。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就是师范。教师要为人师表,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言行去影响教育学生,才是触动灵魂的教育。

背着母亲去上课的“最美老师”陈斌强用行动教会了学生什么是孝,“最美教师”张丽莉用行动教会了学生什么是舍己为人。

4、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事业是一项长期的事业。它需要教师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去完成。

有人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教师,有人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形容老师。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没有奉献精神,是做不好老师的。

三尺讲台育桃李,两袖清风写春秋。教育是一项事业,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肩负的使命

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对待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基本态度。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教师的事业心和荣誉感在教育工作中有着重大的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当他们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不可缺少的职业时,他才能满腔热情地投身到培养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并为培养人才贡献自己的一切。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还要求教师发扬蜡烛精神,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一心扑在教育工作上,终身献身教育,并用自己的智慧钥匙,打开学生踏入科学文化宝库的大门;用自己的崇高品德和健全人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2.热爱学生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具体表现,也是教师对待自己的劳动对象的基本态度。

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孔子所说的“爱之,能勿劳乎?忠言,能勿诲乎?”就是这个意思。

热爱学生,要求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要多方面来培养人,那么他首先应该在多方面了解学生”。

热爱学生,还要求教师要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这两者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热爱学生,还要求教师要公平地对待学生。俄罗斯有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宽宏的胸怀爱护学生,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能得到教师的公正评价。

3.以身作则

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另一重要方面,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待自己的基本态度。

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教师劳动最有影响力的手段是“言传身教”,也就是说,教师是用自己的学识、思想品质、人格以及言行举止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自觉不自觉地以教师为榜样,教师是学生学习做人的重要参照对象。人们常说的“教师是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就充分说明了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诚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师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教师完美人格的一种表现,这种完美的人格要求教师要带头践行自己所提倡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以身作则也要求教师要使用文明语言。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是教师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因此教师的语言一定要文明。语言美不仅要求语言要文雅,而且要健康、高尚、准确、生动、富有教育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在语言修养上多下功夫。

教师是一个职业

1、教师首先是一个职业,然后才是一个特殊的教书育人的职业。

时代在变,学生在变,教师的角色也在转变,传统的理念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这种光环的照耀下,人们一直以“教书育人”的标准来要求教师,而忘记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教师也要生存。

马克思说:“人类首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精神方面的活动。”老师也不例外,老师首先是人,也需要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教书育人这项活动。不能饥肠辘辘去讲一些空洞的道理。

2、每个职业中都会有一些不尽职的同志,教师也不例外。

有些家长说,现在的一个座位多少钱,给了就坐在前边了,为了孩子,花了不少;为了得到老师的照顾,也送过礼物,“中华烟”也是用钱买的;平时在一起玩麻将的人有不少也是老师等等,于是对老师这个职业极度鄙薄。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送礼确实成风,什么原因呢?我想首先和家长望子成龙成风的心理分不开吧,孩子少了,在家十分宠爱,希望来到学校也得到照顾。

至于教师不思进取打麻将,很多人不知道的事实是,很多教师每天不到六点起床,最晚十点回家,自己的孩子都无暇顾及,何来时间娱乐。在我的周围,我看到大多数的老师是紧跟时代步伐,以买书为乐的,以读书为乐。

一位老师说,买来的书即使没有时间读,放在枕边也是一种享受。所以不能因为一部分教师的道德败坏而否定了大多数工作在一线教师的辛劳。

3、时代在变,家长在变,学生的素养也在变。

一个孩子的最好的老师是父母,四岁孩子的性格基本定格,父母的影响最大。至于来到学校是不是能够成为品学皆优的孩子,这不是老师的责任。

认识一位家长,他的孩子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几乎满分。问其原因,说在孩子身上,从小就付出了很多,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读书成了生活的一种需要,所以孩子不会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只字未提老师付出多少,油然而生敬佩。

当然老师也不会去邀功,说这是自己的功劳。古语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是金子在哪都会闪光的,所以,对于那位家长,是不是给自己孩子一个准确的定位,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三番五次的转来转去,是不是该从自己的身上找找毛病,而不是一味的指责老师贪婪、失职。

4、教师也成了一个高危职业,面对形形色色的学生,管理与不管让我们很矛盾。

管,有的学生不屑;不管,又觉得对不起自己尚未泯灭的良心。在这个小城里,有学生杀老师的,也有打老师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我们只希望做好自己该做的。希望一些家长不要用过去老师的标准来要求现在的老师,时代不同,孩子不同,教师自然也不同。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金龟子,金贵的很,承受不了一点委屈,老师稍有不慎就会承担很大的责任。心理压力之大无人能理解,据说,很多老师都有了心理疾病。我们也需要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综合网络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254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