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有300多种屎壳郎,为什么每年还
前两年,一条信息,让人对屎壳郎这种小昆虫有了新的认识,当时爆出,一个由只屎壳郎组成的初始种群,在澳大利亚可以卖出元的高价。
并且根据反馈的信息,这个价格虽然高,但是在市场上却供不应求。这就让人非常好奇,一个把粪球滚来滚去的屎壳郎,为何如此受到青睐呢?
屎壳郎屎壳郎是金龟子科的物种,它们身形小巧,全身黑色,非常有光泽。虽然外表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屎壳郎可是地球上力气最大的昆虫之一。它们能推动自身体重的倍的物体,如果一个成年人以70公斤算的话,那么就可以推动公斤,这就是17.5吨。
正因为屎壳郎都是大力士,所以,经常看到屎壳郎推动自身体型很多倍的粪便球,在地上滚过来滚过去的。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屎壳郎,经常误以为它们搬运这些粪便的目的是为了玩,但是实际上屎壳郎这么做的目的,是数千万年计划后,形成的一种独独生存模式。
大多数屎壳郎从生下来后,就会一种特殊的技能,那就是把粪便搓成一个圆球,然后埋藏在地下,然后在这个粪便小球中诞生一个小卵,然后用特殊分泌物堵住开口,让粪便内部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
粪便中的虫卵孵化后,就会以这些粪便为食物,直到发育成年后,这些屎壳郎就会咬破粪便球,从里面破壳而出。
这个过程与孵化鸡蛋等相同,只不过鸡蛋中的小鸡孵化靠的是鸡蛋内部的营养,而屎壳郎的幼虫,靠的是粪便。
屎壳郎为何被称为草原清道夫?在草原上,屎壳郎有清道夫之称,这主要是屎壳郎与食草动物,以及草原之间形成了一个生态闭环。
草原上的牛和马等动物在吃草的过程中,会产生粪便,据统计,一头牛一天平均要产生20公斤的粪便。
而牛等动物也没有卫生意识,它们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吃到哪里就拉到哪里,所以,一旦有一个牛群出现。
那么过不了多久,草原上就会遍布牛粪和马粪等,虽然这些粪便会被苍蝇等消耗一部分,但是消耗的量非常少。
并且在很多地区,由于气候干燥,这些牛马粪便在被排出后,很快就会干燥,这就更加难以处理了。
虽然这些粪便中大部分都是有机物,但是想让其全部分解,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如果在第二年这些粪便没有经过处理的话,那么就是影响草原上草的生长。
就这样旧的粪便还未分解,新的粪便又被排出后,造成草原将会铺面食草动物的粪便,导致草原退化。
但是屎壳郎的出现,就阻止了这种事情的发生,在草原上每当闻到动物排粪便后,它们就会一拥而上,将粪便滚成一个个的圆球,储存起来。
别人屎壳郎个头比较小,但是架不住其力气比较大,又是吃,又是运送的,不用一大会儿,就把一团粪便给处理干净了。
并且屎壳郎被埋在地下的粪便,除去幼虫吃掉的部分,剩下的被埋在地下成为养分。促进土壤的肥沃。它们将粪便埋藏在地下,这些粪便在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养分,丰富了土壤的营养,有助于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因此,屎壳郎被誉为草原清道夫,对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自然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澳大利亚已经有多种屎壳郎,为何还从外面进口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澳大利亚本土有多种屎壳郎,但是这里有个疑问,那就是澳大利亚既然有这么多的屎壳郎,为何还要从外部进口呢?
这个就得从澳大利亚地理条件来说了,澳大利亚可以说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由于其长期孤悬海外,与整个大陆架处于分离状态,所以其内部孕育出独特的物种。
在孕育出独特的物种的同时,许多在其他大陆常见的物种澳大利亚却没有,比如说牛等动物。
由于澳大利亚被白人占领后,水草丰盛,地广人稀,非常适合养殖牛的牲畜,所以在近年的时候,牛这种外来物种就在澳大利亚被大量养殖起来。导致澳大利亚土地上的牛羊数量比人还多。
但是澳大利亚上面虽然有多种屎壳郎,但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这些屎壳郎也与外边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由于长期与袋鼠、袋熊和考拉等共同生活,孕育出独特的口味,只食用这些动物的粪便。
而牛等粪便与这些动物的粪便相比,不仅块头大,并且更加湿润,澳大利亚本土的屎壳郎不仅不喜欢食用,并且由于牛粪便更加湿润,在技术方面也有所欠缺,无法滚动成为粪便球存储在地下。
在牛羊数量越来越多,积攒粪便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让澳大利亚人是绞尽脑汁想办法,他们最开始是用人工处理。
但是澳大利亚本身就人工成本昂贵,加上较为分散,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不仅耗时,而且耗力。最终经过商量后,决定从国外进口可以使用牛粪的屎壳郎,这也是为何澳大利亚肯花费重金从外进口屎壳郎的原因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5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