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桐子三大主要虫害及防治秘籍

山桐子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在其幼苗期,种子播种后至出苗阶段主要易受蛴螬、螃蟾、蟠姑等地下害虫危害根系和子叶生长。

据研究,山桐子较为严重的虫害主要有黑翅土白蚁、金龟子、云斑天牛,黄翅大白蚁、黄胸散白蚊、中华蚱蜢、二星叶蝉等危害程度相对最小。

本文希望通过对主要虫害的介绍和防治方法的总结,增强人们对科学有效防治虫害知识的掌握与防治技能,以提高山桐子的产量和品质。

黑翅土白蚁

黑翅土白蚁属于等翅目,白蚁科、土白蚁属动物,亚洲的多个国家都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南各省。它们天性畏光、趋光,群栖、集群;喜欢潮湿温和环境;惧怕水和寒冷。我国的多种农林作物都或多或少受到黑翅土白蚁的危害。

发生规律及习性——

黑翅土白蚁一般表现为很强的季节性。我国部分省份11月中下旬天气变冷,活动区域转入地下,之后仅剩很少一部分在地面上活动,其余黑翅土白蚁全部集中到巢穴中。第2年的3月上旬,气温升高,大部分黑翅土白蚁开始出土活动。刚出巢穴的白蚁行动力较弱,危害能力还不强,往往活动于洞口附近。因为白蚁惧怕水,因此长距离活动通常在长期的晴天后进行。5~9月是白蚁虫害的高峰期。天气炎热时,白蚁在清晨或傍晚活动,雨后几个小时也是活动频繁的时期。贮粮高峰期是10~11月,大部分果实都已成熟,白蚁能够储存过冬的粮食。工蚁危害植株根部、树皮、木质层。危害严重可导致植株长势减退,树干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

黑翅土白蚁的繁殖活动期在4月中旬到6月下旬,夜晚采用灯光吸引白蚁进行集中捕杀。在其活动较频繁的季节可以施加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等菌粉。在甘蔗渣、花粉上加入灭幼脲三号、抑太保等,使黑翅土白蚁在取食时死亡。

金龟子

金龟子属鞘翅目金龟子科,对山桐子植株危害十分严重,幼苗幼枝常被其直接啃食断裂,导致山桐子植株面临死亡。山桐子林区常见的是铜绿金龟子、深绿金龟子、大黑鳃金龟。

发生规律及习性——

金龟子和大多数昆虫一样在土壤中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始出土,主要危害幼芽与幼叶。4月底到5月初,金龟子虫害多为黑金龟和铜绿金龟子,山桐子的新果和叶片是主要的危害部位。山桐子植株正常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严重影响植株的生长。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可选用完全腐熟的农家肥和优质有机肥,可防止金龟子顺利产卵;利用成虫对糖醋的趋性,可用糖醋水等原料勾兑完毕装入开口较大的瓶子内,挂到高处诱杀;金龟子成虫昼伏夜出,利用其趋光性,在晚上悬挂诱虫灯诱杀。化学防治方面,对待成虫则选择阿维菌素和杀铃脲液进行大面积防治。发现金龟子活动,可选择辛硫磷或毒死蜱,加上氰戊菊酯倍溶液,将地面喷湿,随后用耙或者其他工具进行混土。

云斑天牛

云斑天牛又名多斑白条天牛,属于鞘翅目,天牛科昆虫,十分常见。幼虫蛀食苗木枝干,随着天牛的年龄增长而后钻入木质部,造成植株生长势减弱,凋谢乃至死亡。被天牛啃食过的树体常有液体和木屑排出,可以准确的计算被虫蛀的株数。

发生规律及习性——

云斑天牛2~3a繁殖1代,以幼虫或成虫在蛀道内越冬。成虫于翌年的6月或者7月羽化飞出,产卵交配在树上进行,大部分产卵选择在树干中或者树木凹槽,距离地面2m的树干中有许多虫卵,树干或树枝达到一定粗度都可被天牛选做产卵位置。天牛危害的发生与林地位置和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四旁的散种山桐子容易感染天牛虫害,其次就是公路旁的山桐子,受害最轻的是大面积种植的林地中间地带。

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严格控制苗木品质,防止虫害进入,营造无害环境。在天牛产卵比较低的树干中,6月中下旬在树木中找到产卵的位置,用石块或木棒敲打,直至有液体流出。化学防治,在天牛羽化的关键期,用氯氰菊酯触破式微胶囊水溶剂喷寄主树冠和树干,也可对树基部2m以下进行“喷白”。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

有学者研究发现,蛴螬、蝼蛄、蚯蚓等地下害虫在种子播种后至出苗阶段,危害根系和子叶,影响山桐子的根系发育和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苗木质量。

防治方法——

冬季可以在土壤中撒入药粉,从根本上防止害虫的滋生及繁衍。生产中发现地下害虫活动,可用30kg/hm2的好年冬均匀撒施于土壤中防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83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