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果在种植时,出现病虫害要怎样防治一起

罗汉果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为好。罗汉果适温为25℃,低于15℃停止生长。植株2年以上的藤茎才能开花结果。那么罗汉果怎么种呢?

罗汉果怎么种

种子繁殖法:9~10月,当果皮由嫩绿变成青色时采集成熟的果实,置竹席或地板上后熟10~15天,待果皮转为黄色时,切开果实,放入清水中漂洗出种子,晾干后,用沙藏法催芽处理种子。第二年3~4月份播种。可采用直播法或育苗移栽两种方法。直播法按行株距2米×1.5米穴播。20天左右出苗,加强苗期管理。育苗移栽法是按行距18~20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盖土2厘米,培育一年,挖出粗壮的地下块茎定植。

压条繁殖法:在秋季选择1~2年生植株上生长粗壮、节间长、叶片小、下垂而未结果的徒长蔓作压条材料。于秋分前后气温在25℃左右时,选阴雨天就地压蔓。约10天左右生根,1个月后地下块茎逐渐膨大,当茎蔓枯萎时,将块茎挖出窖藏越冬,翌年春挖出定植。

扦插繁殖法:6~9月采用半木质化的侧蔓剪成20厘米长的插条,每30~50根一捆将下端近节处切口放入毫克/千克(PPM)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分钟,按行株距20厘米×10厘米扦插,芽眼向上,搭荫棚遮荫30~40天,40天左右生根,成苗率80%左右,翌年春季挖出地下块茎定植。

罗汉果种植技术

一、定植春季在整好的地上按行株距2米×1.5米,挖深30厘米的穴,穴内填入农家肥。定植时按每株雌株配置3~5株雄株,以便人工授粉。每穴栽入小块茎2个,芽头向上,盖土5厘米左右。

二、搭棚罗汉果为攀援草本植物,定植后要搭棚,棚高1.7米,用杂木作支架,每株旁用竹竿牵引蔓茎到架上,摘除侧茎,让主茎迅速生长。

三、中耕除草及追肥除施足基肥外,每年需追肥4~5次,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以人粪尿和化肥为主,年用尿素25千克左右。

在种植过程中农户们常常会遇到各种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又有哪些病虫害呢?该怎样防治?

1、病害种类

(1)线虫病:罗汉果受根结线虫侵染后,须根上形成大小不等根瘤,呈念珠状,块茎上则形成瘤状疙瘩,先呈黄色,光滑,以后逐渐变褐。植株受害后,叶片失绿,卷曲,生长发育迟缓,轻者影响开花结果,重者块根腐烂,全株枯死,此病以低凹地沙质土壤、茶山地和熟地发生严重,属一种土壤性病害。

(2)白绢病:白绢病也叫烂薯病,感染白绢病时病薯表皮出现白点,产生棉毛状菌丝体,剖开病薯,可见茶褐色斑块,最后腐烂,植株受害后,植株黄叶自下而上明显增多,植株生长缓慢,绿叶减少、少分枝或不分枝,芽梢颜色变浓,严重时芽梢变黑,停止生长,最后全株死亡。

(3)白粉病:多发生在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叶片和幼茎,初期为白色小霉点,严重时布满全叶或茎,呈白粉状,受害叶、茎枯萎、卷曲。

(4)芽枯病:属于缺硼所致的生理性病害。该病多始发于6月中旬至下旬,发病时,一般植株嫩叶黄化,顶芽枯死,枯死前呈棕红色,质脆易折断。枯死后呈褐色至黑褐色,直立或下弯。发病后腋芽很快长出,但新的腋芽不久就枯死,病害在同一植株上可反复发生,严重的整株罗汉果苗自上而下枯死,发病早而重的植株一般不能开花结果,发病晚而轻的可开花结果,但果柄枯死,果实过早黄化。将病株块茎切开,可观察到内部组织发生褐变。

(5)疱叶丛枝病:是由类菌体和病毒复合感染引起地上植株病害,初感染的植株嫩枝首先发病,腋芽早发成丛枝,叶多呈畸形、缺刻或呈线形、叶脉短缩不均,叶肉隆起成疱状、叶缘反卷、叶肉肥粗硬、褪绿成斑驳状,最终黄化。

(6)花叶病毒病:该病主要通过棉蚜和汁液摩擦传染,染病植株的叶片褪绿、斑驳、畸形并产生疱叶状,植株在苗期感病长势较弱,生长缓慢。感病植株第一年内能正常开花结实,其所结果实小且质量下降,产量低。第二年以后就难正常生长、开花结果。

2、虫害种类

危害罗汉果的虫害种类有蟋蟀(危害幼苗)、螨类(危害叶、芽)、蝽蟓(危害嫩梢)、象甲虫(危害茎蔓)、果实蝇(危害果实)及金龟子、蚜虫、叶蝉、黄守瓜、愈斑瓜天牛。

3、防治

(1)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原则。

(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A、因地制宜选用无(耐)病优良单株。B、实行轮作,加强田园清洁、降低病虫源数量。C、科学施肥,多施腐熟有机肥、少施化肥。2)物理防治: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和黄色板、诱捕器诱杀各种害虫。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和施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4)化学防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药剂防治时,要严格执行GB、GB/T的规定。

4、几种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1)线虫病:线虫病为土壤性病害,必须以预防为主,选用无病源地块种植。种植前必须对土壤进行消毒,施用农家肥也要用药物拌和消毒。土壤喷药后浅翻17-20CM,施药后7-10天可以种植;生长中期防治,6月以后,选晴天用药液,在根部开环状沟淋施加土覆盖。

(2)白绢病:必须以预防为主,一旦感病,治疗比较困难。加强排水和中耕除草,防止板结,尤其是雨后松土尤为重要,以利土壤通气,减少土壤表里温差;6-8月结合晒薯,用药喷在薯和茎叶部分,可减少病害侵入。

(3)白粉病:采用“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措施,中后期注意通风透光,不偏施氮肥,N、P、K合理搭配,在发病初期喷洒甲基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0-1倍液,7-10天一次,连续三次。

(4)疱叶丛枝病:种植脱毒组培种苗;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用药剂消灭传毒棉蚜虫,预防昆虫传播;及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防止病菌蔓延。

(5)花叶病毒病:定期喷施杀虫剂防止蚜虫等昆虫;防止人手交叉感染;用抗病毒剂喷施叶片,增强植株抗病能力,5-7天喷一次;果园内不能种植其它瓜类植物,避免携带病源。

(6)螨类防治:当果园发现有螨类危害叶片和嫩芽时,采用杀螨类药物防治和进行生物防治,各种农药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性,最好用含有阿维菌素的生物农药防治。

(7)蝽蟓防治:当果园发现有蝽蟓危害时,而且较多时,用药喷杀,少时用人工捕捉。

(8)果实蝇防治:应捡拾落果,摘除蛆果,集中处理,杀死幼虫;成虫盛发期8-9月,在果棚内悬挂诱杀剂或驱除剂。诱杀剂用敌百虫、白糖配制成带有甜香味的毒剂侵渍黄布球,将若干个毒黄布球挂于棚内诱杀成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2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