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树栽培技术早实核桃树病虫害防治方法及

病虫害防治应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使用农药,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以达到提高核桃产量、保证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的目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有关机构颁布条例或法令,对核桃苗木、接穗、种子等繁殖材料及果品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虫的传播、蔓延。主要任务是:禁止危险病、虫随同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输入;按照输入国的要求,禁止危险病、虫随同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内输出。

把发生在国内局部地区的危险病、虫封锁在一定范围内,禁止随同植物及其产品传播蔓延,以便及时彻底地消灭于感染发源地。

我国的核桃重要检疫对象有核桃横沟象、大袋蛾、核桃炭疽病等病虫害,从外地引进苗木、接穗、种子及果品时必须进行检疫,发现有检疫对象时,立即采取处理措施;不得从疫区调运苗木、接穗和种子,一经发现,立即销毁。

二、农业防治

利用园地选择与规划设计及栽培管理等农业措施兼顾防治病虫害。

1、加强栽培管理。栽植无病虫苗木、抗病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合理修剪、合理施肥和排灌,使树体健壮、增强树势,秋末树干涂白,提高核桃自身抗病虫能力。

2、实施翻土、修剪、清园等措施,减少虫源。秋季及时清园,捡拾落果,带出园地,消灭果实内的核桃举肢蛾幼虫;结合施有机肥,耕翻树盘土壤,破坏害虫生存场所,杀死害虫,从而消灭在土中越冬的害虫,清除园内枯枝杂草、落叶,并销毁以消除病原。

3、核桃园生草和间作,改善园内生态条件。通过核桃园生草和间作,为有益生物提供隐藏场所,并为其提供食物来源。如核桃园行间种植绿肥,改善园地生态环境,吸引害虫天敌,从而减轻害虫发生。

三、物理防治

1、诱杀。利用害虫的趋性,人为设置其所好,诱集害虫加以消灭。如利用糖醋液诱杀金龟子成虫;频振式黑光灯,诱杀尺蠖、核桃瘤蛾、黄刺蛾、褐边绿刺蛾、桃蛀螟、舞毒蛾、金龟子等趋光性害虫的成虫。

2、捕杀。利用人力或简单机械,捕杀有群集性或假死性害虫。如利用竹竿打枝条振落木尺蠖幼虫;砸云斑天牛卵,挖出刚入树干的幼虫,捕捉成虫;金龟子成虫期于傍晚人工振落捕杀;剪除或击破刺蛾虫茧;摘除大袋蛾越冬虫囊;摘除群集为害时的刺蛾初孵化幼虫、核桃缀叶螟虫叶,立即埋掉或将幼虫踩死;摘捡落果和变黑果,集中焚毁或入坑沤肥,消灭核桃举肢蛾幼虫;秋冬在树干上绑草把、诱虫带,诱集核桃害虫化蛹,早春在害虫羽化以前解下草把沤肥或焚毁。

3、阻隔。根据害虫的活动习性,人为设置障碍,防止幼虫或某些不善飞行的成虫扩散、迁移。如在草覆蚧发生严重的地区,在树干基部涂黏虫胶环,或绑塑料裙,用以阻杀上树若虫。

4、手术法防治病害。如刮除腐斑病病斑。

四、生物防治

1、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为以虫治虫。天敌又可分为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它们通过直接捕食害虫或寄生于害虫身体上消灭害虫。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草蛉、胡蜂、蚂蚁、食蚜蝇、捕食螨等,寄生性天敌主要包括寄生蜂和寄生蝇。

2、以菌治虫治病。以菌治虫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防治害虫。常见的杀虫细菌有苏云金杆菌、芽孢杆菌等;杀虫真菌有白僵菌、绿僵菌等;杀虫病毒有桑毛虫核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刺蛾病毒等。以菌治病主要是应有各种菌的代谢产物即抗生素治病,如春雷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农抗、链霉素等。

3、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昆虫激素可分为外激素和内激素。用于防治害虫的外激素主要是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雄虫;用于防治害虫的内激素主要是特异性害虫生长抑制剂,如卡死特、灭幼脲(1号、2号、3号)、扑虱灵、定虫隆(抑太保)等。另外还有诱芯、迷向剂等。

4、其他有益动物的利用。如招引食虫益鸟、园内养鸡,取食害虫的幼虫和成虫。

五、化学防治

是利用化学药剂直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其优点是见效快、用途广;缺点是易杀伤天敌,病虫害可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和留有残毒,易发生药害,而且成本高。

在当前情况下,为减少病虫害对农药抗性,保护生产环境,生产绿色果品,必须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和“无公害水果农药安全使用方法”应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和高效农药低毒防治病虫害,禁止使用剧毒农药,把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下。对于允许使用的低毒农药,最后使用农药的时期距果实采收期30天以上。

六、预测预报

园中定点定树观察或用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等设备,及时掌握病虫害的消长动态,选择有利时间用药预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527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